• <cite id="7r0na"></cite>

      1. <rt id="7r0na"></rt>
      <tt id="7r0na"></tt>

      <s id="7r0na"><meter id="7r0na"><button id="7r0na"></button></meter></s>
      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 ——記福建省紀委監委掛鉤幫扶工作隊
      發布時間:2020-10-22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作者:紀律檢查室   分享到:

      圖為福建省紀委監委駐村第一書記詹志勛在水尾村水利基礎設施施工現場查看工程建設情況。

      初秋新雨后,走進福建省建寧縣溪口鎮枧頭村,這里稻田平坦連綿,涼亭回廊點綴田疇間,老遠就聽見青少年訓練基地嘹亮的口號聲。

      枧頭村是省紀委監委掛鉤幫扶的五個貧困村之一。三年前,省紀委監委開始掛鉤幫扶建寧縣,并選派5名干部到該縣貧困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三年來,他們堅守在脫貧攻堅第一線,不僅為貧困村帶來了幫扶的項目和資金,更帶來了脫貧的底氣與活力。經過扶貧干部與當地群眾的不懈努力,5個村9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88人相繼脫貧。2019年,建寧縣實現脫貧摘帽。省紀委監委幫扶的5個村有兩個村黨支部被評為三明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兩名幫扶工作隊員受到省級表彰。

      貧困村成國家級鄉村旅游示范村

      “剛到任時,村里不通自來水,洗漱都成問題。村里一盞路燈也沒有,晚上2800人的村子靜得出奇。”福建省紀委監委下派第一駐村書記曹銳對三年前的情景記憶猶新。

      枧頭地處山下平原,地面吃不住水,曾修過許多引水用的竹、木管子“枧”,因此得名。多年以來,村里一直是機井供水,三五戶合用一口井,一到干旱少雨季節,村民就為喝水犯愁。

      “要讓村子‘活’起來,沒自來水可不行。”村支書羅國龍說,不是沒想過接引自來水,但要從縣城布管到村里,需要幾百萬元的資金。

      經過充分調研,曹銳向省紀委監委報告了相關情況。得知困難后,省紀委監委專門協調各方解決資金問題,并確定了施工方案。2019年7月21日,自來水終于通到了枧頭村,村里用水難的問題徹底解決,全村沸騰了!“看著白花花的自來水流進家門,我因病長年臥床的老母親高興地流淚了。”64歲的村民張友金說,枧頭村民居住分散,為了照顧各家用水,管道特意繞了不少路。

      貧困戶阮明生,在曹銳的介紹下報名成為村里的管道維修員。“既不耽誤農忙干活,還能為村里出力,又有了一份固定收入,干活特別有勁頭。”他說。

      除了自來水,工作隊還幫助枧頭村建起了幸福院,完成了旱廁改造和太陽能路燈安裝,整個村子都亮堂起來了。眼下,枧頭村正在實施村道“單改雙”,枧頭未來更可期。

      坐落于金饒山腳下的濉溪鎮高峰村,同樣得到省紀委監委干部掛鉤幫扶。近年來,幫扶干部帶領高峰村大膽探索鄉村旅游,每年新建不少旅游項目,逐步將高峰村打造成了國家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去年,村里完成建設項目28個,金額達2800萬元,鄉村面貌日新月異。

      縣醫院整體搬遷項目、“一校三園”建設項目、農村綜合環境整治項目……三年來,福建省紀委監委通過扎實調研,摸清民生短板,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精準發力,督促推動民生工程實施。

      產業扶貧注入貧困鄉村發展新動能

      建寧是農業大縣,從地里刨食不難。摘下“窮帽”后,農民有了更高追求。

      枧頭村作為傳統的制種大村,水稻制種收獲后,全村6000余畝耕地都成了冬閑田。曹銳盤算著,能否盤活冬閑田,培育新產業?但村民們給曹銳潑了冷水,建寧是福建的“寒極”,莊稼扛不過嚴冬。

      “北方更冷,農作物都能活哩。”曹銳不信邪,他通過省農業農村廳,引進了北方的馬鈴薯。2018年秋天,枧頭村成功試種260畝馬鈴薯,平均畝產2000多公斤,每畝凈利潤2000多元。

      曹銳的做法讓當地群眾看到了希望。隨即,建寧縣成立了福建北繁南種瑞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將種植規模擴大到1000畝,采取“企業+家庭農場+貧困戶”模式,帶領更多農戶發家致富。

      為避免泡水、爛種、霜凍等風險,曹銳找來省農科院的專家,制定新的馬鈴薯種植方案,為建寧培育新品種。今年,瑞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始試種新品種的馬鈴薯,計劃產量穩定后就在全縣推廣,盤活全縣15萬畝的冬閑田。

      從枧頭村一路爬坡翻山,來到客坊鄉水尾村。正值“農民豐收節”前夕,村里的助農商店人頭攢動,艾草加工的文創產品尤其受歡迎。

      “去年艾草的銷售額達到26萬余元,今年我們村的種植規模增加到了30畝。”福建省紀委監委下派駐村第一書記詹志勛介紹說,艾草一年可以采割2到3茬,一畝地至少收入2300元。

      但是在當地,艾草種植尚處探索階段。兩年前,水尾村引進艾草種植技術,但第一輪試種就失敗了。為了搞清失敗的原因,詹志勛專門跑到福州進行樣本檢測,請來技術員蹲點指導。提高艾草的成活率后,他們又成立了合作社,向種植戶傳授種植經驗。去年,水尾村與福州大學合作,開發了艾香、精油、坐墊等旅游文創產品。

      放眼駐村干部掛鉤幫扶的貧困村,處處是繁榮景象。伊家鄉蘭溪村引進先進技術,改良村集體茶山,改造老舊茶廠,打通種植和生產鏈條,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又幫助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省級傳統村落黃埠鄉羅源村持續保護古祠堂、古廊橋、古戲臺等珍貴古建筑,整治人居環境,修復生態環境,古韻越來越足,旅游產業越來越紅火……

      3年來,福建省紀委監委累計幫扶46個項目,協調幫扶資金29.3億元,產業扶貧為建寧縣的貧困鄉村注入了發展的內生動力。

      機制創新提振干部創業精氣神

      “我們跑的是村民的事,但村民自己都不急。”“村干部也缺乏干事創業的激情,做事總是慢吞吞的。”駐村之初,對基層干部群眾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幾位下派第一書記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鄉村要振興,思想脫貧是第一步。

      水尾村是著名的“紅軍村”。近年來,水尾村修繕了閩贛基干游擊隊司令部、紅軍醫院、紅軍兵工廠、蘇區銀行等6個紅色遺址,但在后續保護、開發中,村民們積極性并不高。

      凝聚人心靠機制。今年,在詹志勛的帶領下,村里引入專業團隊,組建福建省閩贛紅色產業經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采用村企合作的模式經營水尾紅色小鎮景區。為了爭取村民的支持,閩贛紅色產業經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先試運行一個月,再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廣泛征求改進意見。“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來了,大家積極出謀劃策,很是熱鬧。”客坊鄉鄉長張俊說。

      經過企業與村民的共同探索,“保底收入+利潤分成”的分配機制受到了村民的廣泛歡迎。在該分配機制下,景區收入每年先確保村里12萬元固定利潤后,其余部分再由村、企各分50%,確保戶戶都有分紅。同時,公司優先聘用村民參與企業經營并優先采購本地農產品。

      為了提振村干部的精氣神,駐村第一書記們辦法也不少。例如,枧頭村重新制定了《村“兩委”干部管理辦法》、崗位職責等規章制度,并推行“兩委”干部集中辦公、一站式服務機制,既相互監督促進,又方便群眾辦事。

      “村民來找我們辦事的越來越多。他們把我們當自家人,我們也要成為他們的‘主心骨’。”羅國龍感慨說。

      好作風帶來新變化。6公里的溪枧公路“單改雙”項目征地涉及35戶,沒有一戶阻撓;疫情防控期間,村民嚴格遵守相關要求,還有村民主動捐贈口罩1萬個……

      帶著責任來,結下真感情。三年來,第一書記們和當地干部群眾生活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建立并保持了緊密的血肉聯系,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顯著成績。2018年10月,水尾村紅色遺址群被列入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7月,濉溪鎮高峰村黨支部和客坊鄉水尾村黨支部雙雙被評為三明市先進基層黨組織;2020年1月,第一書記詹志勛獲評福建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2020年6月,第一書記謝勇被評為省直機關疫情防控“最美守護者”。

      脫貧是起點不是終點。今年6月,福建省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在建寧調研中強調,建寧是革命老區,要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2021久久国自产拍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