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e id="7r0na"></cite>

      1. <rt id="7r0na"></rt>
      <tt id="7r0na"></tt>

      <s id="7r0na"><meter id="7r0na"><button id="7r0na"></button></meter></s>
      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八次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周鋒
      發布時間:2022-02-08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作者:紀律檢查室   分享到: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寧

        圖為周鋒(中)和村干部正在研究規劃皮拉勒村7小隊富民安居房建設。 (資料圖片)

        “他不僅是我們的好‘卡德爾’(維吾爾語,意為‘干部’),更是我們的好‘阿卡’(意為‘哥哥’),帶著我們過上了如今的好日子……”1月5日,記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陶縣皮拉勒村,說起“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周鋒,群眾都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

        四年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紀委監委駐自治區公安廳紀檢監察組副組長周鋒參加“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駐村工作。四年來,他和駐村工作隊員一起在皮拉勒村穩農業、抓產業、促增收,逐戶施策、每月推進,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了群眾心坎上。他先后被評為新疆最美退役軍人、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踐行者,前不久,他又榮獲“自治區第八次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稱號。

        讓大伙兒的心聚起來

        “從今日起,工作隊的大門就是鄉親們的家門,大伙兒有什么困難隨時來找我們,我們一定竭盡所能解決好。”在駐村后首次升國旗儀式上,周鋒向鄉親們作出了承諾。

        四年時間里,他和工作隊的同志們以凝聚人心為根本,從群眾急難愁盼的事情入手,通過一件件為民助民的實事好事,讓黨群干群關系逐漸融洽起來。

        有一年剛入夏,一直干旱的阿克陶縣發生幾十年不遇的持續性強降雨天氣,導致皮拉勒村一些村民家房屋漏雨、圍墻倒塌……

        “不能讓一戶村民家里發生危險!”危急關頭,周鋒帶著工作隊挨家挨戶走訪排查險情。經過一天一夜的努力,轉移村民189人,全村無一人傷亡。

        “那天下大雨,我家房子漏雨,羊圈也塌了,是工作隊和村干部連夜把我們一家人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雨停了,他們又幫我修屋頂、蓋羊圈,共產黨的干部‘亞克西’(維吾爾語,意為‘好’)!”村民斯地克•鐵木爾感動地說。

        民族團結一家親,點滴之間見真情。周鋒帶領工作隊千方百計為村民辦實事、做好事,贏得了各族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要不是周書記幫我們協調,我們的錢肯定打水漂了!”說起前些年的一起糾紛,皮拉勒村黨支部書記阿布都熱合曼•阿布都克熱木深有感觸。

        幾年前,皮拉勒村購買了500多只母羊,承包給阿克陶縣某肉業有限公司負責養殖,與對方約定每年支付返利,3年后將羊全部歸還。然而合同履行僅一年,對方就開始推諉扯皮。

        后來該公司因其他問題被當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涉案資金全部凍結。看著大伙的收益很可能會流失,鄉親們很擔心,工作隊的同志更是急在心里。周鋒帶領村民向當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過相關司法程序,雙方最終達成和解,鄉親們68萬元母羊款被成功追回。

        駐村期間,在周鋒的帶領下,全村共開展宣講上百場次,發放慰問物資70萬元,向大學新生和貧困學生發放助學金50余萬元。工作隊通過建立“三找三幫”制度,建立困難訴求臺賬,為群眾辦實事好事390余件。

        群眾看到了工作隊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群眾的家門打開了,心門也敞開了。再后來,到工作隊串門成了群眾的習慣,反映問題的越來越少,主動說心里話、邀請工作隊做客的越來越多。漸漸地,工作隊的號召力越來越強。

        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要堅持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落實到惠及當地上,落實到增進團結上。”這些年來,周鋒和工作隊的同志們牢記黨中央的殷殷囑托,從打贏脫貧攻堅戰到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軟件與硬件共進,讓黨的富民興疆好政策造福各族群眾。

        皮拉勒村的“巴扎”(集市)有著上百年歷史,十里八鄉的農民都愛來這里趕“巴扎”,在當地很有名氣。但近些年,“巴扎”硬件設施陳舊老化,又因承包經營的個體老板缺乏管理經驗,不僅環境臟亂差,而且安全隱患較多,群眾意見很大。

        如何讓昔日“巴扎”重新綻放光彩?周鋒帶著工作隊在深入走訪調研的基礎上,與村“兩委”班子商議后決定重新改擴建“巴扎”。從申報立項到落實資金,再到組織實施,周鋒和工作隊同志們一盯到底、落實到位。

        經過3個月的改擴建,皮拉勒村逐步建起了飯館、百貨店、菜店、理發店、服裝店。64間商鋪、252個彩鋼板房攤位、35個美食街攤位,吸引了本村61戶、其他鄰村84戶參與經營,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帶來100余萬元的收入。改造后的“巴扎”,不僅“活”了起來,更“火”了起來。

        “來來來,剛出爐的熱包子……”52歲的阿西木江•亞克甫在自家餐廳門前熱情攬客。提起過去的老“巴扎”,阿西木江一邊麻利地包著包子,一邊說道:“以前周邊都是土路,風一刮就起土,導致餐廳的衛生條件也跟不上。如今都是水泥地面,棚子也漂亮,有電有水,即便是下雨下雪也不影響生意,基本上每天都能有300多元的收入。”

        百年傳承交易地,今朝脫貧致富區。如今,村里集體經濟收入大幅增長,帶動群眾致富門路越走越寬。在駐村工作隊的帶動下,皮拉勒村逐步打造了12條精品示范街,按照“一戶一方案”模式,實施庭院整治項目,村容村貌“一鍵美顏”,改頭換面。

        “通過庭院整治,我們在騰出來的空地上建了大菜園,不僅全家吃菜不用愁了,還能增加不少收入。”村民柯尤木•約麥爾高興地說,“周書記幫我們村里的菜農簽了蔬菜訂單,有的村民通過種菜一年能增收四五千元。”

        一個個增收富民的舉措落實見效,讓各族群眾切實感受到了團結穩疆、富民興疆的豐厚“紅利”。一幅產業興旺、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宜居的民族團結畫卷徐徐展開,各族群眾在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中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讓鄉親們的生活美起來

        深情動聽的熱瓦甫彈唱,動感十足的現代舞,熱情洋溢的宣講,歡樂多姿的麥西來甫……每到周末,皮拉勒村的周末大舞臺都會為村民們帶來一場文化盛宴,歌聲、笑聲、掌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幾年來,周鋒和工作隊的同志們堅持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引領,以中華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和“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團結共建活動;建起健身活動場和籃球場,興建文化廣場和文化大舞臺、葡萄長廊;表彰“最美家庭”“最美母親”“致富能手”,鼓勵各族群眾在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上向現代化邁進;堅持舉行升國旗儀式,每周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現場宣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推動各族群眾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工作隊的宣講和動員下,我來到家門口的服裝廠上班,現在我已經學到了手藝,掌握了致富本領,生活越過越好!”村民阿依仙木古麗•買買提高興地說,“鄉親們看到我的改變,非常羨慕,也都想學一門技術增收致富。”

        如今皮拉勒村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轉變,主動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文化活動氛圍越來越濃厚,鄉親們的精神面貌更是“煥發新顏”。

        大學畢業生穆開熱姆•麥合木提是個積極上進的年輕人,萌生了向黨組織靠攏的想法。得知此事,周鋒主動當起他的介紹人。在周鋒的引導下,皮拉勒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四年時間里,全村已發展黨員12名,109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忠誠干事業,激情訪惠聚。周鋒和工作隊的同志們是自治區紀委監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共建的一個縮影,他們奔走在鄉村一線,把初心使命刻印在南疆大地上,讓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在各族群眾心間,綻放出美麗的團結之花。如今,皮拉勒村各族干部群眾凝聚在了一起,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人心凝聚、團結奮進,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2021久久国自产拍精品